Sunday, October 27, 2013

你不要想它,就直接的​你明白了,这叫悟。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七集 

Link: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1409

下面我们看,黄老引用许许多多这些经典跟这些祖师大德们所说的,「古德云」,这是一般古来的大德,他们说「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中国人非常重视印,叫印信,讲盖了个印,这个印就是决定的。这个印是什么?实相。如果这个经典里面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是佛说的。不是佛说的呢?不是佛说的也是佛说的,他跟佛说的一样!所以佛教这种宽容大度是要学的。佛教承认,所有的人只要讲的是事实真相,都叫佛经。你看这种做学问的态度,没有彼此之分,佛承认,菩萨也承认,你说的是事实真相。下面解释,「实相者,真实之相也」,是宇宙万物的真相。「又平等一相也」,这一句就深了,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好懂,要是跟你讲平等一相,这就难了,为什么?这个真的是高等哲学,方老师讲的是哲学的顶尖。跟你说一切法是平等的,一切法是同一个体性,这个体性在佛法的名词叫法性,也叫真性,也叫自性,名称有十几个,佛为什么一桩事情说这么多的名词术语?叫你不要著相。你不必执著,只要是说的这桩事情,用什么方法说、用什么名词说都可以,不要著相。他教我们放下执著,我们著相就错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以马鸣菩萨教给我们修学的态度,我们在上课听讲不要执著言说相,他说得深、说得浅、说得长、说得短,没关系,只要说的是真相就行了。我们看经典不要执著文字相、不要执著名字相,这个名字是名词术语,名词术语是交换意见的一个工具,它不重要,我们能够体会到意思这个重要。所以这些名词术语不重要,不要执著它,你执著就错了,譬如佛经里面「佛、菩萨、众生」,这都是名字相,你了解其意思,不必执著这些名相。第三个很重要,要离心缘相,你不能自己想它是什么意思,你一想就错了。你不要想它,就直接的你明白了,这叫悟;你要是去想它就错了,想它是什么?你落在意识里头去了。意识是分别执著,你落在那里头去了。佛教导菩萨,那是登堂入室的学生,不是普通学生,很有成就的学生,不许他起心动念。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意知,六根对待六尘境界不能起心、不能动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什么?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现前,那是真智慧。起心动念就迷了,为什么起心动念就迷了?

  在中国,诸位都知道,惠能大师开悟了,明心见性,性就是实相。性是什么样子?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说不出!不但说不出,连想都不能想,你一想就落到意识里头去了。他开悟,五祖也开悟,开悟的人跟开悟的人说话就方便。他说出自性的样子,他说了五句话,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是没想到,没想到自性本来清净,从来不染污。成佛是清净的,在现在人间还是清净的,纵然造作罪业堕到阿鼻地狱还是清净的,这是真的可不是假的。佛经里面常讲一些染污,你看我们刚才所念的,「浊恶弥深,恶浪滔天,毒焰遍地」,这个都是染污,染污与自性没关系,什么染污?阿赖耶染污。自性可不染污,阿赖耶有生灭,自性没有生灭,阿赖耶是什么?阿赖耶是个妄心,假的,不是真心。真心决定没有生灭,决定没有动摇,决定没有染污,这是真心,你见到了,那是真正你的自己。我们用真心那就是佛,用妄心就是凡夫,妄心就是阿赖耶,阿赖耶是什么?叫心意识。诸位要记住,心是妄想,意是执著,识是分别,我们用这个东西,起心动念都是妄想分别执著,假的不是真的,用这个东西才有六道轮回。你不用这个东西的话,六道轮回没有了,不但六道轮回没有了,连十法界也没有了。这个东西没有了,那是什么境界?叫一真法界。所以十法界跟六道轮回都是梦,就像作梦一样,梦里头有,就是你迷的时候有,你觉悟、省悟过来就没有。换句话说,你用妄想分别执著就有,如果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不用它,六道跟十法界就没有了,假相,你从梦中省悟过来了。

Saturday, October 26, 2013

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他​到底讲些什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七集

Link: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1409

所以诸位,人家要问你的话,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他到底讲些什么?这一句就解答,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你说这是不是迷信?不迷信。这句话很重要,否则的话,你佛怎么学的?

我记得我有一年在台湾过年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来看我,他是大学教授,来看我的时候告诉我,他在辅仁大学,课外对学生讲了一部《普贤行愿品》。他告诉我,我说:好,很难得。那个时候台湾大学生学佛的风气很盛,每个学校都有佛学社的成立,辅仁大学叫大千佛学社,他们同学们组织的,学习佛法。

我就问他一个问题,我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答覆我,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的这些经,到底讲些什么?你用一句话答覆我。」他想了大概五分钟,没有办法,告诉我,他说「我想不出来一句话答覆,想不出来。」他回过头来问我,我跟他说,「佛经上讲的一句话,《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用这句话来回答行不行?」他想了想,点头,行!

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

这个我们要知道,简单明了,把释迦牟尼佛一生所修、所学、所教、所传的,简单明了的就告诉别人,他没有讲迷信。

Friday, October 25, 2013

菩萨教化众生、拯救灾​难,用什么?就是用教​学。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六集

Link: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1410

我们明白这些道理、了解这些事实真相,就一点都不迷惑了。

所以必须得自度才能帮助别人。自己没有做到,讲给人听,人家不相信,没有摄受众生的能力。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到,要把自己忘掉。

初信位的菩萨身见就断了,不执著这身是我,身是我所有的,自自然然就全心全力为一切苦难众生服务。六道全是苦难众生,这一点要知道,为什么?没有智慧,起惑、造业、受报,苦不堪言。菩萨教化众生、拯救灾难,用什么?就是用教学。

人性本善,你不教,他迷了;迷了,他才会造业,造不善的业受三途苦报。他要觉悟了,他绝不造恶业。所以,苦乐是属於果报,果必有因,因就是觉迷。佛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不是从果上著手,从因上,佛用讲经教学、身行言教,帮助众生破迷开悟。

迷破了,苦就离开;觉悟了,乐就现前。佛用这个方法,菩萨祖师大德都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好,真有效果。过去有效,现在还是有效。过去我们在中国安徽庐江汤池做了一个实验,看看古圣先贤的话现在管不管用,做了三年的实验。我们找了一批老师,勉励老师作菩萨、作圣人,就用身行言教办班教学。对象呢?对象是这个小镇居民四万八千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起学,真管用。我们本来以为要二、三年才能看到成果,没想到三、四个月成果卓著,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人民是这么样好教。没人教,人一教就回头,良心就发现,证明人性本善。《三字经》上前面两句话千真万确,「人之初,性本善」。圣贤的教育是称性的教育,人他有本性、他有本善,一呼唤,他就醒过来,那么快。

Sunday, October 20, 2013

人间祭祀鬼神,初一、​十五去祭祀供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十二集

  「是故继体性宗趣后,而论本经方便胜妙之大力大用」,这是这一章的由来,这是先把「方便力用」这个名词含义说出来。

下面再看本经力用,「如《观佛三昧经》云: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口说十二部经。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垢,开智慧眼,生诸佛前,早得无上菩提。」佛到世间,出现在世间,给世间人带来三种殊胜的利益。

第一种利益是什么?是教学,言教,身行言教。身要做出样子出来,做出榜样给众生看;再用言说去教化他,说十二部经。这是佛讲经用十二种不同的方式,现在文学里面所讲的体裁,佛讲经有十二种体裁,这就是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法施利益,这是法布施,这个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垢,暗垢是烦恼,见思烦恼是垢,尘沙烦恼是暗,无明,这一句里面三大类的烦恼统统包括。

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被这三种烦恼缠缚住,没法子超越。《华严经》上跟我们讲的妄想分别执著,执著是垢,分别是暗,妄想是无明,这三样东西害得我们无量劫来搞六道生死轮回,苦不堪言!

诸位一定要知道,在六道里面,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这要知道。
以寿命来讲,人间时间很短,一生能活到一百岁的人不多;纵然活到一百岁,要跟天上相比,跟忉利天相比,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间一百年,人间活一百岁,忉利天一天。
如果跟四王天相比,四王天的一天是人间五十年,也不过是两天,四王天的两天。这是跟上面比。

跟下面比,跟鬼道比,鬼的寿命长。鬼道里面的一天是人间一个月,所以人间祭祀鬼神,初一、十五去祭祀供养,正好是早餐、晚餐,他十五天一次供养,我们人间一个月他们一天。他们的寿命大概活一千岁很平常,你就晓得在鬼道里头不容易出来。
那要是堕地狱更麻烦,地狱时差很大,普通的地狱,不是很严重的,从前李老师讲经的时候给我们说,大概是人间二千七百年,地狱的一天,这还不是最长的,你说你想出来多难。时间实在讲,时间、空间都不是真的,是个抽象概念,都是从你意识心里面变现出来的,不同的感受。

我们在苦难的时候,度日如年,在欢乐的时候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怎么一下就过去了。十法界里面所有一切众生对时间观念都是这种性质,苦日子很难熬。

心浮气躁没有办法学习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十九集

  「以上四德,咸为肉身大士,法门龙象。」这个地方略微举出这四位大德,

马鸣、龙树,印度的高僧,
智者、永明,中国的大德,

全都是求生净土,都是念佛往生的,肉身菩萨。

法门龙象是比喻,佛教里面常常用它。

龙象都有定功,龙我们没见到,象见到了。

你看大象,你细心去观察它,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它慢吞吞的,要学它。

我这一生见到一个人,章嘉大师,确实无论是谈话、动作都很慢,说话也很慢,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没有我们这么快。这是修养,也是教学,教我们什么?我们现在步调都太快,要慢一点,说话速度太快,要慢几秒钟,给人感触到稳重。

《论语》上说「君子不重则不威」,那个威是从德上讲的,威德,降伏一般众生的心浮气躁。所以他是教学,你跟他一接触,自然你也放缓慢。唯有在稳重当中,你才能够体会到佛法,心浮气躁没有办法学习,不是老师不教,你接受不了。

愈是接近心性的这门学问,心地愈是要清净。所以佛经里面这些语言、文字,你靠文字的意思你决定不会懂得的,意思在哪里?意在言外。

言语文字是个引导,意思不在这里头,意思在言外,所以你要能够体会到所谓弦外之音,你才能悟入。

Watch "淨空法師:如果能把​五毒放下,身體什麼毛​病都不會有" o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vdMxH9YOA&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

Published on Sep 29, 2013
【如果能把五毒放下,身體什麼毛病都不會有。】


我們的念頭能控制物質現象。很多得重病、得癌症,醫生宣布他,你存活期間只有一、二個­月,這沒救了。可是有一部分有宗教信仰的人,他知道壽命到了,也不求,求了沒用處。也­不想病,什麼都不想,天天想上帝,天天做禱告,禱告一、二個月還沒事,再去檢查,病沒­有了。什麼原因?是念頭把你的病治好了。這個病,你不能想它,你想它好、想它不好都是­在養,把那個病養愈養愈嚴重,這就錯了。你根本就不理它,不去想它,把念頭轉到別的地­方去,想上帝、想佛,想別的,不去想它,那個癌就會餓死了。為什麼?它沒有營養,沒有­東西供給它。那個供給就是念頭,只要你想它,它就能存活,它就愈長愈大、愈嚴重。根本­不想它,沒事了。這種例子很多,這些科學家蒐集這些資料,來證明念頭可以控制物質。

人,很健康的人,如果讓他要想哪個地方有問題,他就會想出病出來,他真的會得病。我們­過去有個朋友,也是個出家人,他從小出家的,抗戰期間被抓兵,抓壯丁抓去當兵。因為出­家人都自己剃頭,他會剃頭,所以還不錯,就當了個剃頭兵,大家都需要他。可是他總想離­開軍隊,再出家,天天想什麼?裝病,裝心臟病,一年之後真得心臟病了。好了,這下來了­出家了,一生再不能夠恢復健康。實際上他是可以恢復的,他不懂方法,只是想裝病可以離­開軍隊。這是一個健康的人,想病,天天想這個病,想成功了;真正得到這些病的人,卻不­要想它,就沒事。科學家告訴我們,很有效果,許許多多這樣人恢復健康。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不但我們身體健康於念頭有關係,有密切關係。心裡頭什麼都不想,只想阿彌陀佛,最­健康的,你身上什麼毛病自然就調整了,這就是科學家講的以心控物。為什麼?身體是物質­現象,是細胞組成的,這些現象聽誰的?聽念頭,念頭純正它就健康,念頭不正它就帶病毒­。所以人天天想貪瞋痴慢疑,他的五臟決定出問題。如果能把這個五毒放下,不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懷疑,這人身體決定健康,什麼毛病都不會有。

一切法從心想生,不但管我們的身體,身心健康,而且管我們居住的大地,這地球。佛在經­上說,貪心感應的是水災,貪是水,海水上升、江河氾濫,這是貪婪所造成的。瞋恚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的溫度上升,這是屬於火災;愚痴是風災;傲慢感應的是地震;懷疑是最­可怕的,人信心沒有了。信心沒有了,人的免疫能力衰竭,他沒有抵抗力,任何病毒他都很­容易感染,信心喪失了。信心強烈的人,也就是說你抵抗能力很強,一般病毒不能夠侵擾你­。念頭!所以念頭可以改變環境。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七一集)  2012/10/17 淨空法師主講

一杯水 Cup of Water

Link: http://wap.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04816

〖一杯水〗

   来拜访我的人中,有很多在社会上已有著高等的地位,他们当中有富商、大学毕业的、教师与政府官员。他们内心充满对事物的种种看法。他们太聪明了,以致听不进别人的话。这就像一杯水。如果一个杯子里充满了肮脏不新鲜的水,它并没有什么用处。只有当脏水倒尽,它才有可用之处。你们必须先除去你们充满意见的心,然后才能领悟。我们的修行是超越聪明与愚痴的,如果你认为你很聪明、富有、重要、是佛学专家,这就掩盖了“无我”的真谛了。你所见到的只是自己——我、我的。然而,佛教是入下“自我”的。那些太聪明的人将永远学不到东西,他们首先必须除去他们的才智——空掉他们的“杯子”。

Cup of Water

Many of those who came to see me have a high standing in the community. Among them are merchants, college graduates, teache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Their minds are filled with opinions about things. They are too clever to listen to others. It is like a cup of water. If a cup is filled with stale, dirty water, it is useless. Only after the old water has been thrown out can the cup become useful again. You must empty your minds of opinions, then you will see. Our practice goes beyond cleverness and stupidity. If you think that you are clever, wealthy, important, or an expert in Buddhism, you cover up the truth of non-self - I and mine. But Buddhism is letting go of self. Those who are too clever will never learn. They must first get rid of their cleverness, first empty their "cup".

眼镜蛇 Cobra

Link: http://wap.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04820

〖眼镜蛇〗

    心理的活动就像能致人於死的眼镜蛇。假如我们不去打扰一条眼镜蛇,它自然会走它的;即使它非常毒,我们也不会受到它的影响;只要我们不走近它或去捉它,它就不会来咬我们。眼镜蛇会照著它的本性行动,事情就是如此!如果你聪明的话,就别去惹它。同样地,就让那些不好的和好的顺其自然——依它的本性而随它去不要执著喜欢和不喜欢,如同你不会去打扰眼镜蛇一样。

   一个聪明的人,将会以这种态度来对待在他心中升起的种种情绪。当善的情绪在心中生起时,让它自是善的,并且了解它的本然;同样地,我们也让恶的自是恶的,让它顺其自然。不要执著,因为我们什么都不要!我们不要恶,也不要善;我们不要负担和轻松,乃至不求快乐和痛苦。当我们的欲求止息时,平静便稳固地建立起来了。

Cobra

Mental activity is like a deadly, poisonous cobra. If we don't interfere with a cobra, it simply goes its own way. Even though it may be extremely poisonous, we are not affected by it. We don't go near it, or take hold of it, and so it doesn't bite us. The cobra does what is natural for a cobra to do. That's the way it is. If you are clever, you'll leave it alone. Likewise, you let be that which is not good - you let it be according to its own nature. You also let be that which is good. Don't grab at liking and disliking, just as you wouldn't grab at the cobra. 

One who is clever will have this kind of attitude towards the various moods that arise in his mind. When goodness arises, we let it be good. We understand its nature. In the same, we let be the non-good. We let it be according to its nature. We don't take hold of it because we don't want anything. We don't want evil. We don't want good. We don't want heaviness or lightness, happiness or suffering. When our wanting is at an end, peace is firmly established.

Tuesday, October 15, 2013

通常佛常常用七代表圆​满, 七是什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十集
Link: http://wap.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1376

「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所摄佛国,超过於彼」,
这是《无量寿经》上的经文。

下面老居士给我们解释。

「经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无量佛土」,这二十一不是数字,俱胝是印度数量的一个单位名称,这个数量很大,十大数里的一个。

二十一是代表圆满,通常佛常常用七代表圆满,你看《弥陀经》上都是讲七,「七重栏楯,七重行树」,它都是用七。

七是什么?

四方上下加上当中,是这么个意思,就圆满。

《华严经》上通常用十表法,因为《华严》是圆教。密宗也离不开《华严》,密宗用十六表法代表圆满、二十一代表圆满。所以《华严》里面表法的意思,哪一宗的术语都用,这个就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诸佛刹土,就这个意思。

Monday, October 14, 2013

「邪不胜正」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十九集
Link: http://wap.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1377

  诸佛菩萨、大圣大贤给我们做出的榜样是牺牲奉献,为一切众生服务。为什么?他明白,他觉悟,他知道为一切众生服务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自他是一不是二。
道德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在佛法叫性德,自性本来就是这样的,规律就是道,遵守规律就是德。

人要是一生都在道德上行走,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奉行而不违背,他的情绪是稳定的,他的心态是正常的。正常的、稳定的情绪,在佛家叫三昧,他起作用他生智慧不生烦恼。
所以佛教人因戒得定,戒就是遵守道德的规律,定就是你的思想、情绪稳定,下面就开智慧,智慧开了才真正得受用,这是什么?自性起用。

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示现的就是,历代祖师大德为我们所示现的也是,真的叫善,至善。中国儒家讲「止於至善」,你说这生活多圆满,这种生活真正的幸福。
你不学得不到,愈学你得到的就愈多,你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身心健康。这是我们中国人讲的有福,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这个世界、这地球灾变很多,你住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没有灾难,这真的不是假的,绝对不是迷信。因为你的磁场纯正,没有一丝毫负面的,你的磁场跟别人的磁场、跟宇宙的磁场,它是相通的,互相影响的。

  你虽然只有一个人正知正见,周边的人,那么多人知见都不正,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邪不胜正」。

一个正知正见的人,你周边可能有几千个不是正知正见,有几万个乃至於几十万个知见不正,你这一个正会感化他们。感化别人浅深广狭也不相同,那是什么原因?每个人业障习气不相同,业里面有净业、有染业、有善业、有恶业,不一样,肯定会感受,但是感受的成分不相同。

如果我们在这一生、这一世念兹在兹永无间断,你在这个地方住久了,这个地方就被感化;一个地方感化了,慢慢就会影响其他地区。

这桩事情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过去大圣人所居住的地方、所教化的处所,像佛门里面祖师大德的祖庭,你细心观察,当年他在世,他那个地区范围的人有没有福报?那些人能够过得很幸福,这些福报从哪里来的?现在世界上研究量子力学的这些科学家,他们知道,在量子力学里有这个理论,感染,你的起心动念别人感染了。

你起心动念是善的,他虽然是不善的,这两个一交流的话就缓和,把不善的意念逐渐逐渐给它软化,长时薰修,效果就非常显著。这都是大圣大贤、大善知识对於一切众生教化的苦心。

Thursday, October 10, 2013

看不懂的地方,看到这​里就不看了,去拜佛,​拜个三、四百拜,忽然​就通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十六集
Link: http://wap.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1380

  老师教给我们的,我们在讲经的时候,当然都是参考古人的注解,古人注解注得很深,看到那里看不懂,怎么办?

老师教我们的方法好,看不懂的地方,看到这里就不看了,去拜佛,拜个三、四百拜,忽然就通了。

这是我们做学生学习讲经常干的事情,很灵!你别去想它,你愈想就愈想不通,为什么?你想是用妄想分别执著,这个没有办法解释经义。

只有把一切念头放下,一心去拜佛,在这里面定慧就起作用。

这个方法也不是李老师发明的,祖传的,在佛教里面世世代代祖师大德把这个方法传下来,管用。

所以心愈清净,你看经就愈明了,愈能够看到它的意思,要清净心,要平等心。
觉,这个大彻大悟我们做不到,清净平等也不能到圆满,但是努力去做,愈清净愈好,愈平等愈好。清净平等要年年有进步,染污要放下,傲慢要放下,不平等最大的障碍就是傲慢。

傲慢这个习气有的时候自己不知道,但是别人能感触出来。态度的傲慢、言语的傲慢都成障碍,所以要学谦卑。

拜佛就是学谦卑,我们对佛五体投地,对每一个众生都五体投地,把你无始劫来的傲慢习气断掉了。

你不这样做,断不掉!所以谦卑对自己的利益太大了。

没有学过的东西,那问​也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的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十六集
Link: http://wap.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1380

  我们现在一个错误观念,以为禅定就是打坐,坐在那里是禅定,没有坐就不是禅定,不是的。

真正禅定,走著路是禅定,站在那里也是禅定,坐著是禅定,躺在那里睡觉也是禅定,行坐住卧都在定中,一个妄念都没有。

你要不问他,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你问他,随问随答,他起作用。不问他的时候,他无知,般若无知,不问他的时候无知;你一问他,无所不知,他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定,决定没有分别,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佛法。我们般若智慧没有了,念念生烦恼,是什么?因为我们有知。

你有知,有知就是你有分别、你有执著、你有妄想。有知,你就有所不知,你没有学过的东西你完全不知道;无知,无所不知,没有学过的东西,那问也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的。为什么?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你见了性,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一切法不离自性。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是迷失了自性。

我们提问题,佛是称性答覆,称性答覆决定没有错误,言词善巧,你一定能听得懂。这是我们前面读到的叫究竟方便,全是性德,我们学什么总得要晓得。

两千年前我们已经有科​技这种发明,但是老祖​宗他们不提升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十五集

  这三种烦恼全放下,那是圆证、圆解、圆修,这个行就是修,圆修、圆证。大乘法自始至终给你讲总的原则,就是放下。

可是有很多人不敢放下,放下我明天生活怎么办?他会想到明天、想到明年,想到这一生、想到来世,他想得可多了!这让他不敢回归自性。

佛讲的你自性里头什么都有、都具足,智慧德相不都具足吗?相就是福报,统统具足,而且真的是自性里面称性的,我们谚语所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你自己有的。我们迷了,把它丢掉,丢掉了,今天我们所有一切受用,都要自己去努力、去修得,本性里有的咱们用不上,统统是修的。好像说你家财万贯,你现在在外面流浪,你不得受用,在外面只好打工,打零工打一天生活一天,不知道自己家财是亿万,不知道,我们六道众生就像这个状况。

所以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圆满的性德,佛教导我们没有别的,只是教我们回归自性。

我们迷得太深,迷得太久,现代科技文明好像是不错,我们也被它迷了,上了它大当。这个当是什么?小的甜头是吃到,付出的代价太重。什么代价?地球的毁灭,要付出这个代价,这是非常不值得的。

我们现在逐渐明白,真的感谢我们的老祖宗,我们老祖宗有智慧,两千年前我们已经有科技这种发明,但是老祖宗他们不提升,为什么?他们有智慧。

如果科技文明没有伦理、道德、因果、社会的基础,有害没有利。所以中国老祖宗教人,他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至於科学、哲学那是很少数的人向上提升,这提升就是中国称为圣人,大圣。

他们对於这些科学技术知不知道?知道,知道不愿意揭露,不愿意发展。让这个世间人,过一个承平、安乐、幸福、美满的人生,这是真智慧,这是真正的慈悲。

我在书籍里面看过,古书里头忘了是在哪一本,早年看过的,王莽那个时代,就有人用滑翔的方法飞行,你看这多早,以后人家不传这个东西。三国时代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机械化的运输,虽然那是个机械化的雏形,可是它管用,它不用人力,也不用动物的力量,它那木牛流马听说一天可以走三十里,它是机械化的运输。诸葛亮死了全部毁掉,不留给后人,为什么?他知道这东西发展下去麻烦很大。

所以西方的科学家,要是受过中国传统教育,我相信他不会把这个秘密揭穿,让这个世间长治久安,能够多延续几千年。

  我们实实在在讲,是这么多年在大乘佛法里薰修,才把这桩事情看清楚、看明白。极乐世界真正从自性里面向上提升的,它是由内到外的,完全回归自性,性德是圆满的。
我们今天这些科学技术跟它相比差远了,没法子跟它比。它应用在生活上,就是佛法讲的六种神通,六通。六通是什么?是人的本能,能够突破一切障碍。

《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明破了没有黑暗,需要灯干什么?需要电干什么?没有黑暗。

眼的能力能够看到虚空法界,能够透视所有的障碍,这是什么原因?用科学的话也能够体会得到,它见的能力已经不受光波的障碍。我们晓得,我们眼能见,只见到光波很小的这一段,比这个波长的我们看不见,比这个波短的也看不见。如果说我们眼见的能力没有这个障碍,所有各种不同光波你统统能看到,这宇宙马上就变了。往下看这个地球,能看到地球里的核心,没有障碍,能够看到地球的那一面,遍法界虚空界你丝毫障碍都没有。这什么时候?圆教初住菩萨这能力恢复,听的能力恢复、感觉的能力恢复,见闻觉知统统都恢复。

见闻觉知是自性,迷了就变成受想行识,我们今天讲心理的现象,是迷的现象,觉的现象里头不叫受想行识,叫见闻觉知,我们把受想行识放下,见闻觉知就恢复。

见闻觉知是性德,永恒不灭。真的在极乐世界叫金刚不坏身,为什么?他不用阿赖耶,完全跟性德相应,这是正报的庄严。需不需要饮食?不需要。依报的庄严就是你居住这环境,依报里面最了不起的一个庄严,诸佛菩萨天天在一起。

经上讲「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个上善是等觉以上,等觉上面就是圆满佛,真的俱会一处。

我们今天看到晚上,天​还是黑的,那就是我们​无明没破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十五集

  我们今天念佛这个法门,天天念阿弥陀佛是不是修禅定?是的。我们是用执持名号的方法修禅定,许多人不知道,你看看我们这个经的经题,你就晓得,是修禅定。

我们用念佛的方法达到什么境界?达到清净,清净心就是禅定。

这个禅定功夫不高,相当於阿罗汉,能超越六道轮回。

再深一层的是菩萨的禅定,平等心,平等心是菩萨成就的,这都是定。

定功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开,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成佛了。那是我们经题后头那个觉,那个觉是无上正等正觉,智慧开了。

智慧是自性本有的,《华严经》上说得好,说得很清楚,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德能、有圆满的相好,它没有缘它不现,它现出的境界那叫常寂光,常是永恒不变,寂是清净寂灭,相是一片光明。

我们现在迷了,迷了常寂光就变成无明,无明是什么?无明是黑暗。所以现在的科学家知道,宇宙是黑暗的,一片漆黑,光明从哪里来?光明是从恒星放光,是从这么来的。

在佛法里面讲如果你无明破了,你破了无明你见到自性,你看到宇宙是明亮的,宇宙不是黑暗的。

我们今天看到晚上,天还是黑的,那就是我们无明没破;无明哪一天破了,你完全看到是明亮的,不是黑暗的,这是佛告诉我们的。

健康从哪来的?健康从​欢喜心来的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十四集

  所以说根性不相同,我们不是圆顿根性,那就应当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锲而不舍。
你在学习当中尝到味道了,叫法味,古来祖师大德常说的,「世味哪有法味浓」。

世味是讲六道轮回里面,要跟佛法来比那差太远了。

法味确实浓於世味,法味里面有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喜悦。

孔夫子得到了,你看《论语》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能从圣人那边学到的,落实到自己日常生活当中,你内心里面就生法喜。那个悦,喜悦是从内心里面生出来的,不是外面环境的,与外境不相干,所以夫子尝到。佛法祖师大德讲得就更多了,你真正契入经教之后,尝到法味,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

诸位不要小看这两句话,这两句话你要是明白了,你有大受用。

世间谚语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换句话说,你得体会到养生。

中年以上的人都感觉到,养生很重要,身心健康很重要,这是真正的福报。

健康从哪来的?健康从欢喜心来的,如果你每天都愁眉苦脸,你一定多病,你哪来的欢喜心?所以健康就没有了。

健康从欢喜心来的,每一天生活都快乐,这个人身心健康,百病不生;年龄增长,老而不衰,这叫福报。你要想得这个大福报,那大乘经教里面就太多了,到处都是。这是佛法对我们最直接的,也是最少分的利益。

你得到这个利益肯定身心健康、家庭美满、事业顺利,再扩大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这在佛法讲小利,这不是大利。

大利益是帮助你成菩萨、成佛,你有能力在遍法界虚空界里面去教化众生,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