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8, 2013

净空法师 了凡四训 文字(第二集)

了凡四训  (第二集)  2001/4/16  中国深圳  档名:19-016-0002


 诸位同学,大家好!前面讲到了凡先生拜访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对坐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云谷禅师很好奇,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了凡先生说他自己的命运被孔先生算定,二十年当中丝毫没有差误,他想起心动念也是都是枉然,因此把这个心定下来。云谷禅师这才告诉他:你这一生当中,会被命运拘束住,是因为你还是有妄念,不能算是功夫,只可以说是个标准的凡夫。了凡先生听了之后,反过来向禅师请教。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这一段话里面,有很深的意思在其中。了凡先生问:人既然有命运,这个命运可以能够逃避吗?提出这么一个疑问出来。禅师告诉他,『命是由我作,福是自己求』。这两句话里面有很大的学问,首先我们要明了,六道凡夫都逃不出命数。命数从哪里来的?古圣先贤、诸佛菩萨他们是过来人,他们对於这个事实真相彻底明了,丝毫没有错误,这是我们要信得过的。如果用现代科学家他们的说法,那就是空间是无限维次的,如同他们所讲的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在理论上说,空间是无限度数。我们生在人道,只是生活在三度空间里面,四度空间以上维次的众生,我们就不知道。

  今天科学家告诉我们,确确实实有十一度空间存在,但是如何突破空间维次,现在科学家还在那里研究。空间维次突破了,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说的,你知道过去、未来。过去造的是什么因,现在得的是什么果报,这一生造的是什么因,来世是什么样的果报,不就都清楚了吗?这不是推算,比孔先生高明多了。孔先生是从数学,《易经》是一部数学,从数理上推断的,推断得相当正确,但是不敢讲完全正确。因为推断只要有丝毫的差误,结果就完全不相同。但是如果能够突破空间维次,那是决定正确,丝毫没有错误。为什么?过去、现在、未来是你亲眼所见的。

  这些事情,实在说还不难。在古印度婆罗门教、瑜伽、数论这些大师们,他们都有这个能力。所以六道轮回这个说法,不是佛教的,而是古婆罗门教的,就是现在所说的印度教。他们的历史,现在在世界上,公认它有八千五百年的历史,比佛教早得很多。这些人都修禅定,佛经里面所讲的四禅八定,因此六道之内的空间维次,他们几乎完全突破了,所以六道里面的状况,他说得很清楚。但是他只知其当然,而未知其所以然。六道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他就不知道了。因此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他为的是什么?为了这些人有能力观察到这些境界,但是对於这些境界还有许许多多疑惑不能够解除。释迦牟尼佛出现到世间,就是为了这桩事情。所谓是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这样把释迦牟尼佛感应到这个世间,为我们说明这些现象的所以然。佛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多,特别是在《华严经》上。不仅是六道,六道之外,还有四圣法界,还有一真法界,这都是归纳起来说的。如果细说,那不是言语能说得尽的。就像科学家所说的,空间是无限维次,跟佛在经典所说的话完全相应。

  这么多不同维次的空间怎么发生的?佛告诉我们,都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变现出来。我们冷静的去思惟、去观察,众生的妄想无量无边,前念灭了,后念就生,一天不知道起多少个妄念,不知道有多少的分别执著,这样造成不同维次的空间,造成不同的现象。佛在经上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用现在话就是宇宙人生的现象,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就像我们今天在萤光幕上,萤光幕上现的相,这是心,心现的;这个相它能活动,它在那里产生变化,这个变化是识变的。识就是分别、执著、妄想,这个东西它能把现象改变,变得非常的复杂。这是佛一语把宇宙人生现象的根源,给我们说出来。

  所以云谷禅师才讲,「命由我作」,不是别人做的,与别人毫不相关。自己身外的境界是一个幻境,《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真实的。这种现象佛给我们说,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就如同作梦一样,你不能说没有梦中境界,梦中境界确实存在,但是你不能说它有。为什么?它是虚幻的,确确实实了不可得。如果我们细心的去思惟观察,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的确是一场梦。我们晚上睡著了,人家把你的身体抬走,你都不知道,由此可知,身不是我。

  西方的哲学家很聪明,他知道这身不是我,於是他提出一个理论,「我思故我在」。那就是承认什么?物质的身体不是我,虚幻的;但是能够思惟、能够想像的,这个是我。这是比一般人要高出一等,是不是真相?不是的。我思是妄想,不是事实真相。所以佛法比他的境界就更高,连我思也放下,彻法底源,恢复到真心,恢复到本性,然后才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真相在佛教里头有个名词,叫一真法界,或者叫真如,或者叫第一义谛,名词术语佛用得很多。佛在教学,为什么要说这么多的名词?这里头有个用意,就是教我们明了事实真相,不要执著名词。执著名词,又产生妄想、分别、执著。这是属於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艺术。

  我们既然起了妄想、分别、执著,今天想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心里想「我也很想」,问题是什么?断不掉,妄念还是一个接著一个,这就是我们的功夫不能成就。我们虽然在经教里面明白了,深信不疑,这在佛法讲,我们只是解悟,我们没有证得,没有契入真实的境界。要证悟才有用,解悟没有用处,不能解决问题。因此解悟之后要修行,要把这些理论、把这些方法,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个样子才能解决问题。於是这才说,六道里面的众生,这是妄想、分别、执著比较重的,「命由我作」。

  我们这一生穷通富贵,这是命。这个命是有定数的,定数从哪里来?自己造作的。佛家讲因果通三世,人决定是有过去世、有未来世。佛讲到究竟处,他讲时间讲刹那。刹那,这个时间很短暂。我们今天讲时间单位,最小的讲秒,佛家讲刹那。刹那怎么个计算法?佛用弹指,一弹指有六十个刹那。一弹指不到一秒,我们如果弹得快,一秒钟我可以弹四次。一弹指是一秒钟的四分之一,一弹指有六十个刹那,就是四分之一秒的六十分之一,才叫一刹那。一刹那里面,有九百个生灭。就是念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一刹那当中有九百念头生灭。这太微细,我们一般人觉察不到,我们常讲粗心大意。什么人能够观察得到?入定。定就是清净心,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伏住。相当深度的禅定,这个生灭现象见到了。那是大功夫,云谷禅师恐怕还没有见到。大乘佛法里面讲,能够见到刹那生灭的头数,大乘圆教八地菩萨。八地叫不动地,跟如来的果位非常接近。八地上面是九地、十地、等觉,那就是佛的果位,非常接近,这才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真相。

  我们今天讲念头,是粗念,太粗太粗的念头。我们动一个善念,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果报是福。我们动一个恶念,恶念是利益自己,所谓是利己损人,这个念头在佛法叫恶念。恶念,果报是凶,果报是灾祸。所以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是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果报,也可以说是言语造作的现象,这就所以说是「命由我作」。真正明白人、通达人,肯定这个说法,肯定这个事实,他在这一生当中,无论遭遇的是什么样横逆不善的环境,他决不会怨天,决不会尤人。他不会怪别人,反过头来他怪自己,「我自己造作的不善,所以才受这种苦报」。明了之后,福要自己去求。怎么求法?改过迁善。

  我在年轻的时候,早年,我的父亲过世也很早,我二十一岁,我父亲过世。我们生活正好遇到中国跟日本的战争,受过八年战争的苦难,学业没有完成。那个期间我们是流亡学生,完全跟家庭脱离。国家对我们算是相当不错,成立了许多国立中学,收容我们这一批流亡学生。学校是我们的家,老师是我们的父母,同学是我们的兄弟姊妹,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对於学校、对同学、对老师,那一份真诚的亲爱,现在人没有法子想像。我们是患难当中生活的朋友,彼此互相照顾,过的生活非常清苦。我父亲过世,家庭里头一无所有。

  我流亡到台湾,在台湾工作了七、八年,看看自己没有前途。我的老师章嘉大师,为我选择这一个行业,他劝我出家,劝我弘扬佛法。我想了很久,他老人家的指示很正确,我就听从他的教诲,选择这一个行业。我跟他三年,他给我奠定了基础。以后我辞去了职务,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教,在台中住了十年。所以在佛法上,我是接受两个老师十三年的教诲;但是在世间学历上,我只是初中毕业。而后这一生,福自己求。我明白了,我觉悟了,所以从二十六岁学佛以后,我就小心谨慎,依教奉行。

  年轻时候,也有一些看相算命的给我算过命,这是我们中国人老风俗。年幼的时候,我母亲给我算过命;在台湾,也遇到不少这些高人,算我过不了四十五岁。我的命比了凡还苦,寿命比他还短,他还活到五十三,我四十五岁就没有了。所以在那个时候学佛,我就把我的寿命算到四十五岁;四十五岁以后,没有了。四十五岁这个期间当中,自己一定要有一个成就。这个成就,就是决定要能够往生净土,我把目标定在这里,自己要有个打算。可是到四十五岁那一年,果然我害了一场病,病了一个月。我也不看医生、也不吃药,因为我自己明白,医生可以医病,不能医命;命到了,你找医生有什么用处?所以就关起门来念佛,求生净土。每天有几个学生替我做一点东西送给我吃,吃稀饭、酱菜。一个月之后,身体慢慢就好了。我是一生都没有生过病。病好了之后,我们还继续从事於讲经弘法的工作。到晚年,愈来愈顺利。

  记得有一年,我在善导寺遇到甘珠活佛,那也是我的老朋友,他是章嘉大师的学生,大概差不多大我二十岁。遇到时候,他告诉我,他说:净空法师,你过来。我们也是很难得见一次面,非常欢喜。他说:你现在命运完全转了。我说:怎么回事?他说:从前我们都在背后说你。我说:说什么?说:你这个人,人很聪明,可惜没有福报,又短命。我说:这些可以当我面说,不要背后说;我说:我很清楚。他说:你现在这些年弘扬佛法,完全转过来了;不但你有福报,而且你很长寿。我很感慨的是,到第二年,甘珠活佛就过世了。这是藏传佛教里面,一位很难得的大德,是一个真正的善知识,规规矩矩的出家人。现在在这个社会里头,能找到这样规规矩矩的出家人,确实不多见。我在香港遇到一位,就是圣一法师,大屿山宝林寺的。我对他非常尊重,非常的敬仰。听说这两年,身体也不太好。他对於中国佛教贡献很大。

  所以命可以改。改命的方法,就是觉悟之后再不造恶。起心动念,要为别人想,要为社会想,要为众生想,不要为自己想。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了凡先生做了十几年,感应才现前。我自己差不多做了三十年,感应才明显的我自己能觉察得到。我学成之后出来讲经说法,二十年才有一个小道场,就是景美的「华藏图书馆」。我弘法二十年,才有这么一个地方;又过了五年,这才有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再过五年,在世界上许许多多地方,我们建立「净宗道场」。所以到晚年,确实甘珠活佛讲的话应验了,愈来愈顺利,心地愈来愈清净,愈来愈没有替自己想。我今天活在这个世间,为别人活,不为我自己,自己没有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早就放下了。印光大师晚年常说,我一无所有,我也不怕死。我现在差不多也入了他的境界,自己一无所有,真的也不怕死。死对我来讲,是一桩欢喜的事情、高兴的事情,因为我知道死了到哪里去。生从哪里来,死从哪里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叫「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了凡先生改命运改得很辛苦,往后读这个文,我会提醒诸位。我自己这一生改的时候,我很幸运,我比他改得顺利。这个原因是因为我始终没有离开老师,老师常常在身边督促、指导,这个得利益太大了。我跟章嘉大师三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十三年的时间在老师的身边,这个得利益太大了,耳提面命。那个时候毕竟是年轻,是很用功,但是没有达到古人所讲的标准。我自己是用功努力,充其量给自己打分数也不过六十分,才及格而已。现在,大概可以能够到八、九十分。所以效验愈来愈明显。

  这一桩事情,古大德常讲,要「真干」!我集合自己五十年学佛的心得,写了二十个字。人家问我:法师,你怎么修的?你怎么教人?我都在这二十个字当中。「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十个字是存心。无论是顺境、逆境,无论是善缘、恶缘;佛家讲缘是对人事,人事环境是用缘来说,物质环境是讲境界,顺境、逆境是讲物质环境,善缘、恶缘是讲人事环境。我们必须在这些境缘当中磨炼自己,一定要以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别人用虚妄心对我,没有关系,那是他,与我不相干;甚至於他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与我都不相干。我们自己要一味真诚待人,这个样子转祸为福,转得快,灾消福来。

  处事待人接物要用清净心,清净就是一尘不染,顺境绝不起贪恋的心,恶境绝不起瞋恚心,永远保持自己心地的清净平等,自然就生智慧。爱护一切众生的心油然而生,这叫慈悲心。慈悲心,两、三年有效验。过去我读印光法师的传记,印光大师早年住的寮房,房间里面有蚊虫、有苍蝇、有跳蚤,这些东西干扰。他的侍者,就是照顾他的人,想把这些东西清除,赶出去。大师说:不必,有它们在,显示我自己修行的德行不够,不能够感动它们,不要赶它们走。到七十岁以后,他的房间去找这些东西,一个都找不到。果然这些东西搬家了,在佛法的术语叫「迁单」,它搬走了。印光大师七十岁以后,我现在也七十岁以后,这两年来,我很欢喜有了效果。我居住的这些房子,也有这些蚂蚁、蟑螂,常常会看见,这两年当中逐渐逐渐少了。

  我在图文巴买了一个小地方,已经有一年八个月,刚刚买下来的时候,蚂蚁非常多,蟑螂、小虫很多。山上住了两位同修,我告诉她,决定不杀生,对於它们要以清净心、恭敬心来对待;不但不可以伤害这些小蚂蚁,连害它的念头都要断绝。看到它们,我们合掌「蚂蚁菩萨、蟑螂菩萨」,我们要这个心对待它。告诉它,我们生活环境不一样,房子里面是我的生活环境,房子外面是你们生活环境,希望我们和睦相处,互不干扰,互助合作,常常这样的心对待它、劝勉它。这一年半以来,我再看看蚂蚁少了百分之九十,现在还有,很少,不像从前成群结队。我告诉大众,我们再努力两年,大概完全就没有。用真诚的爱心,对这些小动物。

  不仅对这些小动物,对植物也不例外。我们花园里面种了很多花、很多树木,还有蔬菜,在山上我们自己种蔬菜,我们也是用爱心对待它、爱心照顾它,花开得特别美、开得香,这些小树、蔬菜长得特别好。我们不要用化肥,不要用农药,完全没有,是以爱心来照顾。有感应,连树木花草都有感应,这使我们想到,古时候传说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连石头都有感应。我现在还没有这个效应,现在我相处的只是到植物,植物跟我有感应,石头还没有。生公的功夫比我还高一等,我还达不到他的功夫。

  这都是跟诸位说明,「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我这一生当中,五十年学佛所体验到的,命运完全转过来。虽不敢说得大自在、大圆满,但是自在、圆满是接近了,有信心可以得到。

  下面文字上说,『诗书所称,的为明训』。古圣先贤著作里面所说的,的的确确、明明白白的教训,我们要相信。『我教典中说』,「我」是云谷禅师,他是出家人,「我教」,那就是佛教。佛教经典里面讲:『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我们凡夫不能无求,我早年学佛,心里也是有希求。章嘉大师看出来了,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是他老人家教我求的方法。袁了凡是云谷禅师传他求的方法,我求的方法是章嘉大师传授给我的,言语比云谷简单,非常有效果。他告诉我:你在真心祈求的时候,没有感应,求的时候没有感应,这是什么原因?你自己有业障。障碍不在佛法那一边,不在外面,障碍在自己本身,本身有业障。只要把业障除掉,感应就现前,有求必应。我就问他,向老师请教,我说:业障怎么除掉?他跟我说:忏悔。「忏除业障」,普贤菩萨在《华严经》里头说的。然后教给我,怎么忏除?绝对不是去拜梁皇忏、拜水忏,不是搞这个。所以我遇到这个老师,真的是个好老师。他说:佛法不在形式,要在实质。什么叫实质?后不再做。譬如,我们起了不好的念头,说了不好的话,做了不好的事情,现在知道这是罪过,这是错了,从此以后,我不再错了,这叫做真正忏悔,这样才能消除业障。假如你在佛菩萨面前念经、念咒,以为忏悔了,念完之后再造,造了以后再去念,这个没有用处,这是完全错了。

  我的老师跟我讲实话,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譬如讲到戒律,他非常重视戒律,我跟他三年,他提到戒律的重要,总提了几十遍,我的印象最深。怎样持戒?他告诉我,不必到哪个地方求法师受戒,他说:用不著,他说:那个没用处。我说:那要怎么做?学一条,做到一条,这一条你持了。譬如,不杀生,你真正能做到,对於一切生物绝对没有杀害的念头,你这一条戒就圆满,不一定要去受戒。到戒坛受了戒,受了戒你做不到,你就全破了、全犯了,罪上不是加罪?老师教导我是这个方法,学一条做一条,做到了,那就是真正受持。所以我学佛,得力於这些大善知识的教诲。

  在前年,我遇到新加坡纳丹总统,我们在一起吃饭,纳丹总统告诉我,他是印度教徒。他说:我最佩服佛教,佛教重实质,不重形式。我听了,听呆了,这个话几十年前章嘉大师跟我讲的,这几十年当中,我就没有听人讲过这个话。我听纳丹总统讲,这内行人,这个人不简单,所以我对他也非常尊重。

  我们要懂得究竟怎么个求法,真正消除业障,有求必应。但是业障习气重,这个不怕,我们需要耐心、需要时间来消除。了凡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我也用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时间,你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不行。不是说断就断,哪有那么容易!毛病习气自己一定要克服,常常提醒自己。所以古人重视读诵,非常有道理。我自己这一生能成就,我知道,我得力於讲台。我四十多年没有离开讲台,天天在讲经,天天劝别人,天天劝自己,别人有没有得到利益我不知道,我自己真的得利益。这就是佛法常说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如果没有长时间的薰修,怎么能成就?我们的毛病习气是无量劫薰习而成的,都是长时薰得的。现在我们要把坏的习气、恶的习气舍掉,要学古圣先贤,要学诸佛菩萨,还是要时间。所以如果没有相当长的时间,要有决心、有毅力,断除自己习气,这才能圆满成就。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13

净空法师 了凡四训 文字(第一集)

了凡四训  (第一集)  2001/4/16  中国深圳  档名:19-016-0001 

各位同学,大家好!这次接受凤凰卫视的邀请,来跟大家谈谈《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我在二十六岁,刚刚接触佛法,第一本念的书;它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这部书,我对它非常爱好,也常常读诵,也讲过不少遍。过去所讲的跟现在所讲的,当然在境界上有些不同,但是往年所讲的依旧可以做参考。

了凡先生姓袁,他的名字叫黄,红黄蓝白黑的黄,字坤仪,他是当时江南吴江县人。他生於明世宗(世宗是明朝第十二代的皇帝)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这样子,诸位就比较有清晰的概念,距离我们现在有四百多年。

《了凡四训》后面附有一篇文章,《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也是一篇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门功课。俞净意生於嘉靖四年,大了凡先生十岁。他们曾经在丁丑年,就是了凡先生第二次去考进士,那一年他是四十三岁,俞净意先生五十三岁,他们两个同科。俞净意考取,了凡先生没有考取。了凡先生一直到丙戌年,他五十二岁才考取进士。我们从他一生传记里面来观察,改过自新也是相当辛苦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早年,前二十年很辛苦;到了晚年,功夫成熟了,断恶修善是愈来愈容易。我们来看本文:

  【余童年丧父。】

『余』是了凡先生自称。『童年』,童子的时候。根据「立命之学」来看,我们晓得,他丧父决定是在十五岁之前。怎么知道?因为他遇到孔先生那一年是十五岁,所以决定是在十五岁之前。

  【老母命弃举业学医。】

『举业』,就是读书求取功名。他的母亲告诉他,不必去念书求取功名,劝他学医。

  【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 

学医有好处,可以养活自己,也可以救济一些病苦之人。

  【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如果你真的把医学学好了,将来能成为名医,这是你父亲对你的一个愿望。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

以后,『后』是他十五岁那一年,公元一五四九年。他在慈云寺遇到一个老人,『修髯伟貌』,修髯是胡须很长,相貌非常魁梧。『飘飘若仙』,不像是凡人的样子。他看到之后,对他非常礼敬。由此可知,了凡先生从小家教好,虽然年纪轻轻十五岁,处事待人接物就很懂规矩,这才能讨人欢喜,逗人喜爱。

  【语余曰。】
这个老人告诉他。

  【子仕路中人也。】 

这个老人好像是会看相的,一看到,你是个作官的命。

  【明年即进学。】 

『进学』,就是明年你就会考取秀才。

  【何不读书。】

为什么不读书?你到处在外面游荡,为什么不读书?

  【余告以故。】  

他就把他母亲教导他,不要念书,去学医。他在外面游荡,可能是在采药。因为十五岁学医,那一定是学徒;或者跟著大夫,或者跟药店里面作学徒,这都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所以他把缘故告诉道长。

  【并叩老者姓氏里居。】 

向老人请教贵姓,从哪里来的?

  【曰。吾姓孔。云南人也。】 

这老人告诉他,他姓孔,他是云南人。

  【得邵子皇极数正传。】

邵康节的《皇极数正传》,现在《四库全书》里头还收著有。我曾经去翻了一翻,实在说看不懂,完全是属於高等的数学。这个书里头不但是可以讲一个人的命运,讲国家的命运,讲世界的命运,完全是从《易经》卦数里面来断定。

  【数该传汝。】

从定数上来讲,我应该传给你。这个老者第一次跟他见面,怎么知道能传给他?这里头就有大学问。这一种学问,跟佛门宗门教下祖师大德传道,非常类似。

【余引之归。告母。】

了凡先生就引导这个老人回家,看他的母亲,告诉他的母亲。

  【母曰。善待之。试其数。纤悉皆验。】 

母亲说:好好招待他。试验试验他算得灵不灵?结果一试验,他算得果然灵。

  【余遂起读书之念。】 

从这个地方,他对老者给他推算,他有信心了,这样又生起读书的念头。

  【谋之表兄沈称。】

跟他的表兄商量。

  【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

他的表兄把他送到郁海谷先生那里,郁海谷在那里教私塾,『开馆』就是教私塾,他把他送到那里去寄学。了凡先生就拜郁海谷先生为老师。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

孔先生替他推算,他说:你明年到县里面去考秀才,县考是十四名,府考是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提学是省考。那个时候考秀才要通过这三关。

  【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

明年去考,明年是十六岁。十六岁去考的时候,果然考取了,而且名数完全相合。可见得孔先生算命的功夫很不错,相当高明,他不是江湖术士,他是个真正有实学的数术专家,中国也讲命理专家。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

  【复为卜终身休咎。】

  既然这样灵验,请老先生算算一生的流年,吉凶祸福。

  【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

『廪』,也是秀才里面一个等级,相当於我们现在讲公费学生。廪是廪米,它的名额是有一定的,必须要有缺,出缺。秀才里面考试名次最高的,再递补上去,补禀。

  【某年当贡。】

 贡生比廪生又要高一等,都还是秀才。秀才里头分很多等级,以贡生为最高,廪生为其次。

  【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

你当了贡生之后,某年,贡生就有资格入太学去读书。所以那个时候入太学,太学就是国家办的大学。古时候只有一个,叫国子监。太学都是设在首都,设在京城。明朝时候有两个国子监,这什么原因?明太祖建国的时候定都在南京,所以南京有国子监。以后到成祖,成祖迁都到北京,所以北京也有个国子监。明朝国家办的大学就变成两个,这个常识我们要懂。贡生以上,才有资格到国子监去读书。这是贡后某一年,你会当选四川一位县长,『大尹』是县长。

  【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 

你在任三年半,你就要告老还乡。为什么?

  【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

算得这么准确。

  【当终於正寝。】 

你寿终正寝,你的寿命到了。

【惜无子。】 

你命里头没有儿子。

  【余备录而谨记之。】 

『备录』,一桩一桩的,他所讲的统统把它记起来。这是他一生的流年。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   

『悬』就是他算定的。以后每一年读书考试,名次全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丝毫不差。这里面有个插曲。

  【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

就是他当廪生,他领的国家给他的米粮,配给他的米粮,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公费生。他要领多少米粮?要领九十一石五斗,他就出贡。换句话说,他从廪生就升到贡生。

  【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

算命是给他算,九十一石五斗他才能出贡,但是他领廪米七十多石的时候,这个时候屠宗师,『宗师』就是当时的提学,管一省教育,相当於现在所说的教育厅长,他就批准补贡生。补贡生,那就是出贡。他心里就疑惑,为什么这个不对?这个算的就不对。

  【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

屠宗师批准补贡,文件上去了,被署印,『署印』是代理,代理的这位杨先生把它驳回来,不准他补贡。

  【直至丁卯年。】

丁卯年是明穆宗隆庆元年,了凡先生三十三岁。诸位想想,他十六岁考取秀才,到三十三岁才当上贡生。十几年,这么长的时间。直到丁卯年。

  【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

这个时候督学,就是主持教学的长官殷秋溟先生。他在闲暇之中,把从前这些秀才,他们那些考试卷,没有考中的这些考试卷,重新拿来看看。突然之间,看到了凡先生他的考卷写得非常好,所以就感叹说:这五篇,他做的这五篇文章,就等於五篇奏议。他的见解、文字都好,可以比得上大臣对於皇帝的奏议。

  【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於窗下乎。】

『博』是说他见闻广博,他的学识很丰富;『洽』是说他对於理论了解得很透彻;『淹』是说他的文义透彻;功夫一『贯』。这样的文章,很难得看到。他说:不能让这样一个有学问、有德行、有能力的人,老於窗下,一辈子当穷秀才。

【遂依县申文准贡。】

再给他申请去补贡,这一次批准了。

  【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

孔先生算得一点也没错,确确实实他的廪生米领到九十一石五斗,他才能出贡。

  【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他到这个时候,完全肯定,相信一个人有命运。命运迟早都有时候,强求不得的,於是他的心定下来,妄念没有了,真正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所以我说,这种人叫标准凡夫。我们作凡夫都不标准,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到处妄求,求不到的。命里有的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妄求,哪里求得到?

  【贡入燕都。】

做了贡生,到燕都,到北京。到北京,当然也许想看看那一边的国家大学。我想他一定是去两个大学都了解一下,选择到底在哪里读书,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到的。

  【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

为什么?一生都是命,想什么都是枉然,所以把妄念止住了。实在说,他是被命运所拘,无可奈何。我们看了凡这个情形,也值得同情,也值得可怜。

  【己巳归。】 

『己巳』是第二年,第二年从北京回到南方。

  【游南雍。】

这个时候了凡先生三十五岁。『南雍』就是南京的国子监。可见得他调查,搞清楚了,他选择南京的大学,想到这个学校去念书。

  【未入监。】

还没有上学,在没有上学之前。

  【先访云谷会禅师。】

没有上学之前,听说栖霞山,栖霞山在南京,现在南京有个栖霞寺,他到栖霞山去访问云谷禅师。

『云谷』是大师的号,他的法名叫做「法会」,所以此地称他「会禅师」,这是尊称他。云谷禅师是当时佛门的一位大德、一位高僧。这个时候云谷禅师已经是六十九岁,了凡先生三十五岁,云谷大了凡三十四岁。了凡三十五岁去见他,这也是头一次遇见。

我们在后面传记里面看到,云谷禅师的行谊,他的道风,他是一个真正开悟的人。虽然很年轻的时候出家,出家的时候也跟现在一样,做一些经忏佛事。但是那个时候经忏佛事,跟我们现在性质完全不一样。后来他觉悟到,出家干这些事情,与了生死、出三界不相干,「我不是为这个而出家的,这个出家就等於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已」,所以生死事大。十九岁他就去参学,寻师访道,以后他确实成就了。开悟之后,他在寺院里面韬光养晦,专做苦行,别人不愿意做的苦工他做。以后有一些地方上的名士、官员发现他,这是一个真正有道的高僧,所以就帮助他,希望把栖霞山的道场恢复。

他老人家无意於名闻利养,他介绍另一位法师去作住持、方丈。道场复兴之后,他在山后面很隐密的一个地方,建了一个小的修行地方,这个地方叫做「天开岩」。人迹罕至,他一个人在那边苦修。我想,了凡先生去访问,必定是在这个所在;天开岩,一定在这个所在,因为法师已经六十九岁。法师是七十五岁圆寂的,也就是一五七五年,这一年了凡先生四十一岁。所以了凡先生跟他见面,与大师圆寂这个时间并不很长,只有七年。我们想想,他一定是住在栖霞山天开岩。

大师平常接众,不管哪个人去访问他,他总是丢一个蒲团,叫你坐在那里,叫你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一句话都不说。一天不讲一句话,都在定中。了凡先生去参访他,大概也不例外。

  【於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跟了凡先生,他们坐在禅堂里面,三天三夜一句话没说。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

特别是修行人,修行人为什么不能成就?妄念太多了,妄想、分别、执著太多,这个心定不下来。

  【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你很奇怪!你在这里坐了三天,我『不见起一妄念』,没有看到你起一个妄念。这什么缘故?云谷禅师好奇!平常很少说话,遇到了凡先生,跟他说了这么一大堆的话,不容易,这也是特别的缘分。我们要懂得这里面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确确实实有时节因缘。他遇到了云谷禅师,这才开始转变命运,「立命之学」是云谷禅师传授给他的。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我早年念到这一句,我想了凡先生这个时候是标准凡夫。也不错,一生按照命运去过日子,到五十三岁寿终正寝;一生没有大过失,来生肯定不堕三恶道,标准凡夫。他的命运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这个话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也不例外。凡人只要你有念头,你就不能没有数;也就是说,你就不能没有定命,只要你有妄念在。如果没有妄念,你就超越命运。了凡先生虽然能够改造命运,他只能改变,他不能超越。

云谷禅师了不起,为什么没有把高一层的,超越命运这个方法教导他?这也是要观机授教,看看了凡先生的本质,他的天赋。这些有道德的高僧,都有能力观机,看你是上根,还是中根、下根,应机说法。所以一切众生遇到这些高人,没有不得利益的。我们看看了凡先生,他是中人的根性,他不是上根,他是中根。对中根,当然不能够说上法;说上法,他不能接受。所以说法,契机比什么都重要。法不契机,等於是闲言语,这是佛经上说的。闲言语,用现在的话来说,废话,白说了。所以必须要契机契理。

我们要深深相信,任何一个人都有命运、都有一个定数,只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换句话说,你在这一生当中,你必定是盲目摸索。了凡先生他被人算定,他清楚;他这一生,他所行的方向、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只是照著命运走就是。我们可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在茫茫大海当中盲目在摸索。如果随顺烦恼,摸索当中还会造许许多多罪业,这些罪业损我们的福报,减我们的寿命;一般讲折寿,折损我们的寿命。这种情形在今天社会,可以说比比皆是。如果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但是心地善良,没有非非之想,存心、行事都能守规矩,不做伤天害理之事,不做损人利己之事;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必定替自己增福,替自己增寿,不知不觉当中得福报。

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不好,这是古今中外,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人是凡夫,不可能不受环境的影响,环境不善,我们天天被不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造不善业的机会就多了,而且不知不觉在造孽。这个事情很可怕!我往年求学的时候,李老师给我讲了一故事,不是给我一个人说,上课给我们同学们一起讲的。他讲到,从前古时候,有一个地方发生了一个逆伦的命案,儿子杀父亲。这个事情在从前不得了,这是大事情。这个事情上报给皇帝,当然这个儿子处死刑,皇帝下了命令,这个地方的县长撤职查办。县长犯了什么过失?这个地方是你统治的区域,是你教化的地区,你怎么教化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你教育失败,县长撤职,巡抚记过,巡抚是当时的省长。这种行政处分还其次,朝廷下命令,那个时候县都有城墙,把城墙拆掉一个角;皇帝下命令,城墙拆掉一个角。这什么意思?你们这个县,出了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是你们全县人的耻辱。

现在我们在报纸、杂志上,常常看到杀父亲、杀母亲,太多了。古时候的教学跟现在的教育一对比,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古时候社会能安定,长治久安,人民确确实实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再回过头来看看今天,无论是富贵或是贫贱,有亿万财富的人,他活得幸福不幸福?没有幸福;他快乐不快乐?他没有快乐。他生活得很可怜,说个不好听的话,不是过著人的生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有没去想过?这里头都有定数。定数,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语言造作,都有加减乘除。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大概距离你的命数不会超越太多,一般算命看相都能算得很准确。如果我们的恶念善念、善行恶行,幅度很大的话,你有大善或者是有大恶,就把你的定数改变了。如果你有大善,你命中不好,它会变好;如果你造的是大恶,你命里头本来很好,会变坏。

凡人在所不免,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现代社会,没有一样不在诱惑人,人心怎么能够定得下来?所以今天修道,今天做学问,不容易成就。能在这个时代,学业、道业有成,都是相当的善根福德因缘;如果没有相当的善根福德,都不可能。你有善根,你能够明理;你有福德,你才不动心。面对所有一切诱惑,不会起心动念,这是真功夫,这是真的福德。

古时候古大德,学校是教学的场所,佛门是修行的场所,为什么要选择在山林人迹罕至之处?实在讲,它的目的无非就是避开社会的诱惑,让我们的心容易定下来而已。现在难了,我学佛讲经,虽然这么多年,佛教许许多多的道场,我都没有去过。在中国,我只去过九华山、去过峨嵋山。而现在这些道场,公路开上去了,游客很方便,以前很不方便。我小时候,我是安徽人,我的老家在庐江,距离九华山不算太远,但是从前朝山要走三天,现在汽车三个小时。从前要走三天,真的要有诚意。还有人三步一拜,大概要走七天到十天,从我们家乡很虔诚的拜到九华山。选择这些地方,无非是交通不方便,游人不方便,不喜欢人家到这儿来,我们这个环境宁静,不要被人破坏。现在开上马路,寺庙里都装上电视,完了,这个染污已经到家里来了。现在修道难了,太难太难了!

我在国外这么多年,一直到今年,我们才选择澳洲图文巴的小城,山上,山城。这个小城,人口只有八万。而且这个地方的人非常保守,在现在讲是很难得的做学问、修道的一个好环境。不能选择在都市,都市诱惑力量太强,没有定力决定不能成就。花花世界,你怎么修行?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讲经,听那边的同修们告诉我:虚云老和尚曾经到香港,香港同修要挽留老和尚定居在香港,老和尚说:这个地方花花世界,不适合修行。所以住了没几天,就回到中国去。为什么?诱惑力量太大,名利心太重,不是一个修行的处所。

如果要像是了凡先生这种心态,那行。他已经知道自己命运,算定了,打妄想也是枉然,他心定下来了。这一说明,云谷禅师就哈哈大笑。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我本来以为你是一个英雄豪杰。什么叫豪杰?一般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这个人就是英雄、就是豪杰。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不是普通人能做到,了凡先生能做到。再一问什么原因?命被人算定,打妄想也枉然,这样才不打妄想。这是凡夫,这是一个标准凡夫。
我们要知道,从这个地方要真正省悟过来,看看云谷禅师怎样开导他,怎样教化他,怎样把他这些错误的观念扭转过来,这是真实的学问。了凡先生能接受,是他的善根。佛家讲善根,是能够明了。能够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这是他的福德。有善根、有福德,又遇到这样好的善知识开导他,这是因缘。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具足,他成就了。他能够把他的命运改变,道理在此地。


Monday, February 25, 2013

淨空法師:用真心待人,會吃虧嗎?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為什麼不用真心?為什麼用妄心?總是人迷得太深、迷得太久,認為用真心待人接物,在現在這個社會會吃虧,你看別人都騙我,我怎麼能用真心待人?其實我們完全想錯了。我們用真心待人,別人用妄心對我,我還是用真心待人,決定不改。吃不吃虧?不吃虧!我敢說這句話,是我從初學的時候跟老師學到這個道理,老師教我這麼做,我一生就做下來,做了幾十年,這個實驗成功了,這幾十年當中沒吃虧。有沒有遇到有人騙我?有。我們有沒有損失?也有。但是這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計較!得失都是個緣分,決定不怪罪任何一個人,也不怪自己。緣,緣聚則有,就現前,緣散即滅,這個是自然現象。有的時候不以為有,失的時候也不以為是失,你說這個多自在。所以一生才真正享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
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在社會上有地位,也不是在世界上有財富,與這個不相干。那與什麼相干?快樂。快樂不快樂,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天天快樂。佛法裡面所說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這是人生很不容易得到的。世間大富大貴未必生活得快樂,生活得快樂那是諸佛如來,是諸大菩薩,一天到晚歡歡喜喜,沒有得失的念頭。知道一切法的真相,可以盡情享受,決定沒有一絲毫念頭佔有,沒有一絲毫念頭我要控制,這就得自在,自己也自在,萬物也自在。自己跟萬物是一體,是不二。這樣我們才真正體會到為什麼要去學佛,接受佛的教育,佛的教育真的是幸福、快樂、美滿的教育,與貧富貴賤不相干。
那我們想發財行不行?行。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沒有一樣求不到,它有理論,它有方法。我們求發財,怎樣才能發財?貪污不能發財。佛告訴我們,發財之道是修財布施。一個人命中有財富,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命裡頭有那麼多的財富。我是前些年,他也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顧問,陳朗先生,常常聽我講經,這個人是個算命看相、看風水的高手。早年李嘉誠先生三十歲,從他的家鄉,他家鄉在汕頭,到香港來做生意,遇到了,遇到之後他就給他看相、給他算命。問李先生:你將來希望擁有多少財富你才滿意?李嘉誠先生告訴他:我要能有三千萬我就很滿意。陳老先生告訴他,你命中的財富是漫出來的,不是平的,是漫出來的,他說你將來是香港首富。這算命是個高手,果然不錯,所以他一生就把陳先生看作顧問,有什麼問題都向他請教。陳老前年過世的。真有這回事情,這不是假的,真有!
所以我們相信因果、相信命運,命裡有的時候決定是有,丟都丟不掉,人家也搶不去、也奪不去,別人會搶去、會奪去的,那是命裡沒有,縱然被人奪去,自己也安然無事,心永遠保持著平靜,永遠保持快樂,這是人生的享受。方東美先生早年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說這個我要,這一句我要,要好好學。真的不是假的,愈施愈多!所以一個人要學著慷慨大方,別人有需要的,不要等人開口,就伸出援手去幫助他,愈施愈多。自己生活愈節儉愈好,愈簡單愈是符合健康之道。衣食住行簡單,簡單容易收拾,如果走向奢侈,那個麻煩就大了,就造業。人生在這個世間,也不過就是日食三餐,夜眠一宿,你要多大地方?一點點小地方就夠了,就快樂無比。
所以這個一心、一念重要。一心不異,沒有兩樣,處事待人接物,對自己、對別人就是一個真心、一個誠意,沒有絲毫虛偽。這樣子,凡夫的信心就能跟諸佛菩薩一念相應,這一念確確實實就通了。為什麼?他們也是真心,我也用真心,真心跟真心不二,道理就在此地;得佛菩薩加持,原理也在此地。我們有妄念,有求於佛菩薩,這是妄念,不求,我用一念,感應不可思議,有求反而沒有感應。這不是佛菩薩不靈,你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了。無求的心是一個心,他心無求,我心無求,心心相印,道理在此地;他無求,我有求,不相應。他求的是明心見性,我求的也是明心見性,我們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哪有不幫助的道理!我要加上自己的欲望,加上自己的意念在裡面就不相應。
理明白之後,才真正相信感應道交,不但與諸佛菩薩,與人、與一切眾生亦如是。沒見過面的,素昧生平,一見如故,這什麼原因?我用真心,他也用真心,這就一見如故,自然的感應。不但對人,對動物。最平常我們遇到的蚊蟲,還有些小蟲,被牠叮了,我們感到不舒服,又痛又癢。那我們跟這個小蟲溝通一下,牠來叮我,我看到了我讓牠叮,我跟牠說:我供養你,你也不就是吃一餐飯而已,我布施你,我供養你,但是有條件,你別讓我痛、別讓我癢。果然叮了,牠吃飽走了,不痛不癢。這不就是感應嗎?這些都有感應,蟑螂、螞蟻統統有感應。這麼多年來,我這些感應事情太多了。我們決定沒有傷害牠,而且我們幫助牠。螞蟻跑到廚房,還不就是找吃的東西?我們知道這個事情,把牠喜歡、要的東西分一點到窗戶之外,到院子裡面去,螞蟻就到外頭去了,牠就不進來了。所以跟這些小動物溝通,我們大家共同住在一塊,共存共榮、互助合作,你說多快樂的事情。植物也一樣,花草樹木,你愛它,它也愛你,樹特別的茂盛,花果芬芳,提供給你欣賞。愛心要展開來,愛一切小動物,愛花草樹木,愛山河大地,這世界不就是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那是這種人多,想通了的人多,一心一念的人多,共業所感。我們今天這個世界,由於聖賢教育疏忽了,這一疏忽,共業就產生變化。但是別業如果不受共業的干擾,這叫功夫,能夠不受環境干擾,我們能夠享受到極樂。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句話,《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說得不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對於大千世界是這麼一個看法,這個看法是諸佛如來的看法,是法身大士的看法,我們跟他看法、想法一致,那我們的行為當然也一致。所以念佛往生,明白這個道理,用真心,真心就現淨土,真心就現阿彌陀佛。真心念佛一聲,比那個妄心念佛一萬聲功德都大,一萬聲它還是假的、還是虛妄的,這一念是真的,純真無妄。
真心念佛他就覺得這個我應該要做,真心對人他就不幹了,那你這就有分別、就有執著。佛不是眾生,眾生不是佛,這是錯誤的,眾生本來是佛,佛在沒成佛的時候也是眾生,生佛不二,生佛平等,真正的快樂從這生的,不要有分別心。這個人再壞、再惡,十惡五逆是一時迷惑,生憐憫心、生同情心,他一時錯誤,他會覺悟、他會回頭,他本來是好人。本來是好人,那個本來是不會變的,他不是壞人,幹壞事,壞人他會變的,他會變好,我們要用這樣的心態處事待人接物。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五六集)  2012/5/31 淨空法師主講

Friday, February 22, 2013

Liao Fan's Four Lessons: Changing Destiny [Second Edition 2005] (extract)

Commentary By Ven. Master Chin Kung 净空法师
The book is available for duplication. Please contact silentvoices00@hotmail.com for the most recent version.
The book is solely for free distribution. It is not to be sold.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这个道理,诚则灵矣,诚则明矣。我们是凡夫,凡夫没有能做到无心,就是无念,凡夫都有念。如何把这个念头控制住?如何把这个念头消灭掉?那就要用方法。
 
云谷禅师教了凡是用持咒的方法。有人读了这本书,听了我讲的这些话,回过头来问我:「法师,我们要不要念准提咒?还是继续念阿弥陀佛?」问这个话的人还不少,由此可知,学习不善用心,你没有听懂意思。
 
前面不是跟你讲过吗?画符、参禅、念咒、念佛异曲同工,方法、手段不一样,目的、原理完全相同;他念准提咒,我们念阿弥陀佛。

但是底下这几句话要记住,这是共同的原则。
 
『无记无数』,这要看什么样的人,中上根性的人用这个方法行,中下根性的人最好是记数。
 
所以我们用念珠,念珠做什么?记数。
 
一天一定要记多少数,这个样子能够把妄念消除,功夫能够做到精进而不懈怠,这是初步功夫。诸位要记住,用上几年之后,妄念少了,心地逐渐清净了,你就不要记数了。为什么?记数还是分心。
 
这是在初学时候不得已的一个方法,记数,一天一定要念几万声佛号,念五万声、念十万声,这是初步功夫。
 
功夫纯熟不记数,就是不分这个心了,佛号一句一句接著念下去,无记无数。这个样子,你的心念念在佛号里头,妄念自然就不生了。
 
所以,念佛的功夫贵在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功夫纯熟,到『持中不持,不持中持』,这就是念跟不念合成一,念跟不念是一不是二,你就入了不二法门,你的功夫就念到家了。
 
所以我们用念佛、念咒都是一样,功夫有很多层次,自己一定要晓得。我们今天决定要用「记数」,记数是最低的功夫,从记数提升到「无记无数」,再提升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那是第三个境界。诸位明白这个道理,这个『灵验』你自己会得到。灵验的原理是「诚则灵」,灵是讲感应;「诚则明」,明是讲智慧现前。
 
Translated to English by SlientVoices:
"At this level it would be a state of reaching the 'innate nature of no thought' that is the actual learning and practise of wisdom."
 
Master Yungu told me:
"I know that you are still unable to accomplish the state of no thought, but you can practise reciting the Zhuenti Mantra continuously without counting the number of recitations and without interruption.
 
When you reach a higher level of constant mindfulness, you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the level of 'To not recite when reciting and to recite when not reciting.' When you no longer have wandering thoughts, the mantra will become effective."
 
Commentary by Master Chin Kung:
Learning and practise of wisdom are true knowledge. Innate nature is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state." This revelation of our original true nature is not the state of an ordinary being. The original state is true happiness for it is to be filled with the Dharma bliss and to truly abandon suffering for happiness. This is what awakened people seek.
 
This method called "perfect practise with perfect attainment" was taught be Master Yungu and it enables us to practise concurrently the Three Learnings of abiding by the percepts, deep concentration, and wisdom. In the Avatamsaka Sutra, it is explained as, "one is all, all is one. To cultivate one method is to cultivate all methods." The essence of the practice is to do so without interruption, and without intermingling with other thoughts of other methods.
 
Do we need to count the recitations? Master Yungu did not tell Liaofan to do so, but rather to recite continuously. Many ancient sages required practitioners to begin their chanting practise by counting the number of recitations. Why? Like us, they were lazy. So it was helpful for them to have a daily goal, such as chanting a Buddha's name ten thousand times a day. Meeting this goal helped to counteract the bad habit of laziness, for if they did not count they might have forgotten to practise.
 
However, for someone as honest and earnest as Liaofan, there was no need to keep track of the recitations. For him, that would have been intermingling of thoughts. His cultivation was truly learned and diligent; thus, he practised without interruption, and without intermingling with other thoughts and methods.
 
All methods are equal: no one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Attainment lies in delving deeply into only one method for a prolonged time. In the past, people generally practised sutra recitation. But whether reciting sutras, chanting mantras or a Buddha's name, we do so with the mind of purity, equality, and respect. When we practise continuously, we will truly benefit from it.
 
The state of "No Thought" is essential. It is to not have any wandering thoughts, discriminatory thoughts, or attachments. Although Liaofan had not given rise to any wandering thoughts for three days while he was meditating with Master Yungu, he had not yet reached the state of "No Thought." He had used belief, not concentration, to suppress his afflictions. He believed that all was destined. He believed in causality.
 
Therefore, the master taught him a way to move on to the next level, to cultivate concentration. To recite the Zhuenti Mantra is to continuously cultivate concentration. By ridding ourselves of wandering thoughts and attachments, our true nature will be uncovered.
 
The Buddha often spoke of the "original nature as it is." Pure Land practitioners call this the true and perfect achievement of "One Mind Undisturbed." It is the goal of our practice. It is to reach the attainment of "to not recite when reciting and to recite when not reciting." This is often explained as "To not be attached to the act of chanting; thus, to not chant when chanting and to chant when not chanting."
 
We do so whether we are chanting the Buddha's name or reciting the sutra. When we recite the Infinite Life Sutra without attachment, we will first achieve Constant Mindfulness of Buddha Amitabha, then One Mind Undisturbed. Although the methods may differ, the principles and the goal are the same. When we reach the state of No Thought and the reciting becomes second nature, it will naturally become effective.
 
There are three levels of achievement. The upper level is One Mind Undisturbed in Enlightenment, the middle level is One Mind Undisturbed in Mindfulness, and the lowest and initial level is Constant Mindfulness of Buddha Amitabha. We cannot be proud when our attainment reaches a certain level for doing so will prohibit us from further advancement.
 
Reaching the upper level in Constant Mindfulness, we may have the ability to transcend this world at will, to leave anytime we wish. Whenever we want to go, Buddha Amitabha will come to escort us to the West-attainment and are able to pass away with ease, it is best to stay longer in this world. Why? We read in the Infinite Life Sutra that to practise in our world of suffering for one day is the same as practising in the Pure Land for one hundred years. We stay here to train our endurance.
 
Even more importantly, we stay to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go to the Pure Land. It is remarkable that we ourselves are able to go, but it will be even better if we can help others to be reborn there as well! Thus, we can concentrate on helping, educating, and encouraging others. When we ourselves cultivate and inspire others to do likewise, out merits are perfect. In so doing, we are able to pay back the great kindness that enlightened beings have shown us.
 
Dedication of Merit
May the merits and virtues accrued from this work adorn the Buddha's Pure Land,
repay the four kinds of kindness above, and relieve the sufferings of those in the Three Paths below.
 
May all those who see or hear of this bring forth the heart of understanding and compassion and live the teachings for the rest of this life.
Then be born together in the Land of Ultimate Bliss.
 
 
Reprinted and Donated by:
THE CORPORATE BODY OF THE BUDDHA EDUCATION FOUNDATION
11F., 55 Hang Chow South Road Sec 1,
Taipei, Taiwan, R.O.C
Tel: 886-2-23951198   Fax: 886-2-23913415
 

Saturday, February 16, 2013

淨空老和尚2013年農曆新年祝賀(完整版)

From: http://tw.myblog.yahoo.com/hwazantv/article?mid=7505&prev=-1&next=749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新年好。

我們自從出家那一天開始,就遵守世尊一生教學的理念,不知不覺五十五個年頭,光陰非常快。記得我初出來講經是三十三歲,出家還沒有受戒。最近有同學找到一張照片,是十普寺三藏學院第二屆畢業,前面有我一張照片,那是我第一次在佛學院教書,還沒有受戒,所以大家看我頭髮是沒有受戒,穿海青,沒有搭衣,出家兩年之後才受戒。但是出家就開始講經,教佛學院,用網路有十幾年了。用衛星,衛星是陳彩瓊居士成就的,這是我沒想到的,也有十週年了。零三年元旦開播,現在是進入第十一個年頭。

在這個新春佳節,我們感謝陳總裁這一個善舉,讓我們與全球許許多多同修每天都能在一起共同學習。現在科學技術愈來愈進步,網路也幾乎趕上衛星電視,成本愈來愈低,這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希望發心弘法利生的同學,無論在家出家,我們要把佛法大小乘,講清楚講明白,讓社會大眾不再誤會佛教是迷信。
所以佛教是宗教,佛教到底是不是宗教?是宗教也不是宗教,我們都搞清楚,如果依照中國宗教這個名詞的涵義來說,佛教是道道地地的宗教,中國「宗」是什麼意思呢?「宗」是主要的意思、重要的意思、尊崇的意思;「教」是教育、教學、教化。這兩個字合起來,就是重要的教育,人類重要的教育、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那佛教當之無愧,儒也當之無愧,這就是符合中國人所說的宗教的意思。

那一般宗教,總是跟神分不開關係,跟鬼神也分不開關係,這些在佛教裡頭沒有,所以它可以不是宗教,佛教裡頭沒有一個造物主,沒有一個真神,但是佛教尊重真神,佛教也尊重造物主,佛教提倡禮敬諸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以他是清淨平等恭敬,稱讚、供養,供養特別重視法供養。

所以有這麼好的工具,我們很感恩,讓我們許
許多多人都得到利益了,往後我們認清楚淨宗法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活一天就講一天《無量壽經》,我就講這一部經,就一句阿彌陀佛,一個目標求生淨土,其他的我全放下了,希望我們淨宗同學要認真努力,聽經、念佛,自度、度他,我們將功德迴向,祈求國泰民安、世界和平,學好弟子規,然後我們可以影響到全世界,幫助世界化解衝突、化解災難,促進安定和平。謝謝大家,祝福大家新年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歲歲平安,年年如意,謝謝大家。


蛇來運轉迎新春 金蛇報喜慶豐年
華藏衛視全體職工 祝大家 吉祥如意 福慧盈門

宣化上人

念佛能念无间断,口念弥陀打成片;
杂念不起得三昧,往生净土定有盼。

终日厌烦娑婆苦,才将红尘心念淡;
求生极乐意念重,放下染念归净念。


--宣化上人